第 113 章 高考结束

范悦很感激桑云窈的提醒,当时就是她把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告诉了村子里的知青,让他们有机会提前抢跑。

现在得了桑云窈的口信,回去了以后,立即在知青点里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。

十八个知青齐整地坐在知青点里,像是听最高指示一样听着范悦的话。

等到范悦说完了以后,夏小萍立即站起来说道:“桑云窈同志给了我们很好的提醒,我们已经提前复习好了,就等着上考场经过考验,千万不能因为一些杂事被算计了。万里长征我们已经要铸成了,只剩下最后一小段。”

夏小萍在桑云窈过来村子里之前,差一点想要嫁给村子里的村民,因为桑云窈带来了高考的消息,她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
很多人说她死脑筋,要是嫁给村子里的人会轻松不少。

夏小萍也有过犹豫,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?这样辛苦值得不值得。

桑云窈所说得恢复高考消息到底准不准,现在大石头终于落了地。

她不想留在农村,虽然能干繁重的农活,她还是希望坐在书桌前,靠着笔来计算,和其他的有志青年一起在科研之路前行。

夏小萍以前成绩就很好,前段时间她拼了命的学习,绝对相信自己的能力,所以她是最怕自己被算计的。

由夏小萍带头,十八个知青把高考前的一切准备更加细化。

知青A:&ld;我觉得不光是吃的方面尽量简单,就连喝水也是如此,身上带着烧好的水,咱们只能够自己烧,自己把水给灌好。??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”

知青B:“对对对,喝水一定要注意,咱们的人要提前好几天去县里把招待所给定下,参加考试的人不少,住的地方地方一定要保证。”

知青C:“我们因为有桑云窈同志的提醒,复习进度最差的,也比其他村子的知青要快,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团结起来。”

知青D:“要是这段时间遇到了什么困难,一定要说出来,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,国家给了政策,要是通过高考了,就可以回城了。”

或许在全国范围内,存在热情似火的知青,打算忠实相应号召,扎根在农村,在永安村这个村子里,十八名知青是都想要回城的。

他们渴望抓住这一次回城的机会,他们相比于其他村子的知青,已经抢跑了,就算是复习得再差,也比其他村子的知青要好。

所以十八个知青,都觉得回城有望。

包括范悦在内的十八个知青热火朝天的讨论着,他们斗志昂扬地等待高考日的到来。

按照知青B的说法,派了范悦同志打前锋,在半个月前去了国营招待所,定下来房间。

等到高考前一天,一行知青步行到了县城里,入住到了招待所里。

因为距离考场很近,在其他知青不得不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赶路,永安村的知青们要么是沉沉睡着,要么是在招待所的大厅里看书。

教科书、教辅书已经被翻

得起了毛边,他们还在翻阅书籍,知青们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和冲刺。

而在第一天中午出了考场的时候,在考场外看到了有人恸哭,那个人因为错失了高考,陷入到了绝望里。

他们这才知道,真的有人给考生下泻药,阻止知青考大学。

来自永安村的知青们后怕不已,幸好他们有来自桑云窈的提醒,他们知青点的人不管复习得如何,都在这个时候拧成了一股绳。

“不知道桑云窈同志考得怎么样?”不知道有谁低声说道。

范悦:“肯定准备的很充分,就看最后的结果了。”

桑云窈在高考这一天,起得不早也不晚的。

轧钢厂的领导为了表示对高考的重视,给厂里的职工包了二辆车,让职工得以坐上车统一去高考考场。

祁家老爷子、陈逢春老人都过来了,他们握住了桑宝彤的小手,这两天把桑宝彤接到了他们家里住,现在在大巴车下面对着桑云窈挥手。

祁卫东、陆湘仪还有祁平江都有工作在身,也没来送桑云窈。

轧钢厂的大巴车停到了考场门口,不少腿上带着泥点子的知青面露艳羡,他们是附近村子里赶路过来的。

没有轧钢厂这样的条件,甚至有村子的干部刚开始还为难知青,不肯在报名表上盖章,觉得放这些知青去考试,那是在躁动军心,带来了混乱。

到后来发现了国家对这次的高考异常重视,那些村干部们才松开了握住了印章的手,给准考的证明上盖了公章。

聚集在考场外的人越来越多,终于到了距离考试还有四十分钟,考场大门打开,所有考生鱼贯而入。

拿着座位号,桑云窈进入到了对应的考场位置上。

清脆的铃声响起,满是油墨气息的试卷被发放到了手中。

桑云窈按照过去的习惯,把姓名、座位号、身份信息填好以后再做题。她所经受的教育,是老师们总结前人的经验,所做的最优解。

第一题是“下面的哪个成语用的不对。”

这道题的错误选项是坏人犹如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。

桑云窈圈定了正确的答案以后,开始了第二道题。

“万马齐喑究可哀”的下一句是什么,从四个选项里选出正确的一项。

因为有后世的经验,参加过很多大考和小考,凡是不确定的题目,桑云窈都不会过于纠结,直接放弃。

填空题是古诗词默写,自然界的鸟类鸣啼会引起人们的悲观情绪,如:……

桑云窈选了一句,“江晚正愁余,山间闻鹧鸪。”

桑云窈的落笔速度一点都不慢,很快又进展到了理解。

理解是需要配合题目来看的,需要对出题人的考察有个预判,这样才不会理解跑偏,一旦要是理解跑偏,语文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失分项。

现在的理解的文章,还是属于政治向的文章,桑云窈先把全文提纲挈领的

语句摘抄下来,所有的理解,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的。

等到把前面的题目做完了大部分,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,还有充足的时间写作文。

《我为革命做贡献》这是首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,桑云窈既然是轧钢厂的职工,就从自己的工作角度来写。

她有两重身份,曾经是轧钢厂的锻工,后来是幼儿园的老师。

最后决定以幼儿园老师的身份完成这个作文。

作为幼儿园的老师,教导学生,解放了孩子的父母,让孩子的父母可以更好地为厂里做贡献。

抚育孩子,让孩子快乐成长,同时提前勾起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,这帮孩子长大了以后,就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,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奇迹。

最后再把作文题目进行升华,各行各业的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就是为革命事业奋斗。

草稿上写了大纲,桑云窈再在合适的地方写上名言警句,打好了底子以后,作文飞快地成形。

作文的字数卡得刚刚好,等到确定没有错别字,检查完了前面的题目,正好也是考场铃声的响起。

下午是数学考试,桑云窈在做数学题的时候,都会带着思考做题,会给自己加压,这一年的高考数学对她而言并不算难。

但估计对不少脱离了书本的知青是难得,在结束了数学考试的时候,她就听到了绝望的啜泣声。

“调整好心态。”桑云窈忍不住回头鼓励了一句,“还有明天的考试,不要一味去想自己数学上的失误,收拾好心情,准备迎接明天的考试。”

这一次的高考,基础薄弱的人太多,学校录取是分数从高到低进行的,一门数学发挥的不太好,后面还是有机会的。

桑云窈说完了这一句后,那个女生的情绪好了很多。

旁边轧钢厂的同事等到过一会儿走远了,就忍不住对桑云窈说道,“你刚刚说的这句话真好。”

“嘿嘿,也是我以前的老师告诉我的。”桑云窈弯着眼睛笑着说道。

第一天考试结束了以后,第二天上午就是对桑云窈而言压力最大的政治了。

相隔了几十年的政治观是有很大区别的。她已经在政治这门学科上花费了最大的功夫,只能够做到的是,在政治试卷上不要犯下政治错误,再把答卷填满了。

揉着手走出考场,桑云窈再把剩下的两门课考完,这一场漫长的考试终于结束。

男友祁卫东拉着桑宝彤的手在考场外等着。

祁卫东并不问考得怎么样,只是把桑云窈领到了自己停车的地方。

挂挡、轻踩油门,祁卫东笑着对着后座的桑云窈说道:“今儿是去外面吃饭,已经提前订好了位置。”

之前为了高考,不曾去外面吃饭,等到今天到了吃饭地方,那是桑家两人第一次见到陆湘仪的地方,北海公园的国营饭店。!

沉云香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: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:,

希望你也喜欢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