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通幽

四方上下为宇,古往今来为宙。

上古巫教的大巫们有两门看家的本事,一门是“宇之术”,对应空间,一门是“宙之术”,对应时间,“功烛杖”便是大巫们的杰作。

先天五太再怎么厉害,也无法无视时间洪流,从本质上来说,正是因为时间的流逝,太易才变成了太初,太初又变成了太始,太始变为太素,最终太素变为太极。

如今的人间便是进入了太极时期,从无质浑沦到有形有质。

所以“太易法诀”的余波也被定格了。

巫罗作为施法之人,第一个从定格中挣脱出来,她再次举起一只手,呼唤着她的姐妹们,请求她们借给自己力量。

这正是巫罗的看家本领——“灵之术”!

十一巫的神通并非独有,而是各有所长,巫罗虽然会使用“宇之术”和“宙之术”,但最为擅长的还是“灵之术”。

也就是说,其他十位大巫同样会用“灵之术”,却远不如巫罗精通。

“灵之术”也叫“通灵之术”,其本意是与死者沟通,不过经过不断发展,又生出了种种玄妙,可以分为两大部分。“通”是“通幽”,对应“幽冥。“灵”是“心灵”,对应神魂。

巫罗凭借此法在人间造就神国,凡是信仰巫罗之人,可以在睡梦之中通过“灵之术”构建的桥梁,进入到巫罗的神国之中,正是第二种运用。而此时巫罗所用的则是第一种运用。

沟通幽冥,寻找已死之人在冥冥之中留下的印记,短暂地为我所用。

能够在天地间留下印记之人,大多都是仙人,其生前已经“超凡脱俗”,哪怕是身死,仍旧会有部分难以磨灭的本质残留下来,迟迟不会消散,其原理类似于地气回溯,最终化作无形的印记而长久存在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们留下的印记只是一种规律,或者说权柄,没有任何记忆和意识,就好似有人在地上画了一座阵法,其本身并没有力量,也不存在意识,不过只要往其中注入地气,便可按照既定的规律进行运转,继而发挥作用。

这些印记无法飞升,又被人间排斥,便逐渐沉入幽冥之中,就如人死之后,魂归于天,魄归于地。

巫罗寻找的便是这些由天地记录的痕迹,然后沟通幽冥,使其短暂地显化于人间。

已死之人的力量并非来自于他们的生前,而是来自于幽冥世界。

此即是“通幽”。

此法唯一的缺点是,印记沉入幽冥之后,想要将其找到十分不易,必然要与印记的主人十分熟悉,有着极为深刻的关系,或者说存在某种“羁绊”,才能在无边幽冥中找到印记的所在,所以巫罗只能寻找姐妹们的印记,不可能去寻找道门仙人的印记。

除此之外,未曾彻底死亡的神仙和已经飞升之人都不会有印记留下。

十一巫中,巫咸、巫阳未死,再加上巫罗自己,还剩下八位大巫可供选择。

随着巫罗的呼喊,在“宙之术”结束的同时,一个大巫缓缓浮现,满头白发,如银似雪,又身着白衣,肤色苍白,伴随她一起出现的是无尽风雪,将此地化作一方冰雪世界,而她本人又与整个冰雪世界融为一体。

此乃十一巫之巫相。

只见巫相低眉垂目,一双素手合于胸前,似菩萨合十,宝相庄严,不可侵犯。她赤足走在无数冰雪之上,每逢落脚之处,就会生出一朵雪白的莲花,待她走远之后,而又渐渐透明,渐渐淡去。

随着巫相的前行,寒气无处不在,无物不冻。

由巫相亲自驾驭“冰之术”,比起巫罗更胜一筹,将第二重“太易法诀”的余波被一扫而空。浑沦的力量虽然恐怖,几乎是消解一切,但数量太少,消解了一定的冰寒气息之后,便彻底耗尽消散。

兰大真人并不惊慌,手中出现了一盏黑灯,一点灯火如豆,十分黯淡,甚至灯火还在不断吞噬周围的光线,越是靠近这盏黑灯,光线就越发黯淡。

正因如此,兰大真人取出这盏黑灯之后,其脸庞非但没有被照亮,反而是彻底隐入了黑沉的阴影之中。

道门有三盏灯,分别是:“八景灯”、“归藏灯”、“通幽灯”。三灯俱是仙物,各有妙用。

“归藏灯”可以照彻未来,自古天意高难问,故而此灯对应天,被称作“天灯”。

“八景灯”可以记录持灯之人以外的八种仙人神通,借用众人之力、他人之力,故而此灯对应人,被称作“人灯”。

“通幽灯”能够从幽冥之中短暂召唤死去之人的投影,包括那些陨落的仙人们。持灯之人的境界修为越高,投影所能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。地下九幽,故而此灯对应地,被称作“地灯”。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