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 李定安疯了吗

时光如逝,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星期。</P>

太阳跃出地平线,洒出了第一道光,单调的世界突然就有了色彩,变得鲜活起来。</P>

李定安用力的呼吸着空气,感受着清晨的凉爽,肩上挎着书包,边走边做着扩胸运动。</P>

身后两三步,孙怀玉手里抱着一摞书,戴着眼睛,扎着马尾,穿的也普普通通。任谁看,这都是一对大学生。</P>

不远处,王成功坐在车里,依旧是那辆帕萨特,不过副驾驶前面的车窗上,霍然多了一张京大的通行证。</P>

所以说,动作就挺快,工作也做的相当到位:李定安昨天下午才说今天要回学校,还不到夜里,孙怀玉就搞到了一张京大考古系的学生证,老王的车就能自由进出京大的校园了。</P>

学生证当然是假的,张汉光本事再大也没到这种程度。至多也就是能当出门证用用,孙怀玉除了在文博学院的院子里转。</P>

敢进教室,分分钟漏馅。</P>

车也当然是不可能坐的,顶多也就是应个急。再说了李定安又不是雷明真,随时随地,时时刻刻的都想装一下……</P>

转着念头,不紧不慢的穿过小区,又进了熙和园路,口袋里又传来“叮零零”的响声。</P>

李定安提了一下书包,掏出手机瞅了瞅:陈静姝。</P>

“这么早?”</P>

“怎么,还没起床?”</P>

“早起来了,都到了校门口!”</P>

陈静姝顿时默然:昨天晚上,他把成稿的草案发给自己的时候,那时候都已经十二点了,等他到家,又是几点?</P>

算算时间,这睡了还没六个小时,竟然又跑去了学校?</P>

学校的事情可能还没处理完,是不是又得到国博盯项目?估计也就走马观花的看一眼,是不是又得跟进研保所的进度?</P>

李定安,你敢不敢休息一天?</P>

过了好久,她怅然直叹:“为什么突然就这么拼了?”</P>

拼吗?</P>

“还好吧!”他随意的回了一句,又问,“有事?”</P>

“设计草案批了,我发你手机上了!”</P>

李定安惊了一下:“这么快?”</P>

“算不上快……你忘了,我天天都要汇报?”</P>

“哦对……”</P>

不得不说,保力文化的领导还是很重视的:基本上天天都要过问,隔一天就要根据他们的设计草案小围范的讨论一下。而且才一个星期,光是相关的会议文化集团的常委们就开了两次……</P>

“怎么批的?”</P>

“基本上没什么改动:中心地址确定在京城,既便不在市中心,也不会超过六环。一期计划占地面积一万二,总建筑面积九千,计划实验空间占三成以上……”</P>

三千多平的实验室,而且才是一期,完全够用了。</P>

“其它的呢,也照批了?”</P>

“对……仪器设备以实用为主,这个到时肯定还会征询你的意见,以及实地考察。至于人员……”</P>

陈静姝顿了顿,又笑了起来,“文化集团赵总的原话是:李老师是不是设计的太保守了:四十人的团队,刨去管理、后勤、辅助人员,能剩几个搞技术的?加一倍才差不多嘛……”</P>

李定安也呵呵了两声,不过是皮笑肉不笑。</P>

可以说,这座研究中心完全就是冲着薄胎瓷才建立的,截止上生产线之前基本不可能再上马第二个项目。所以说八十个人……保力这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吗?</P>

就像国博的蒙古瓷项目组,三个实验组,近有二十号研究员,像舒静好、方志杰这样的辅助人员也才不过六七个。</P>

再说了,既然不懂研究,你搞什么技术管理……这一部分压根就不用重复计算。</P>

不过今非昔比,李定安也不是愣头青,这些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,哪怕电话对面是陈静姝:</P>

“既然草案定了,那就先按计划编制协调人员,况且离建成还早,到时临时调整也能来得及!”</P>

“集团方副总也是这样说的!”</P>

“再有没有?”</P>

“暂时就是这些……不过到时选址、奠基、建设中期以及内部设计、装修,包括仪器采购这些环节,都需要你参与……”</P>

又是吃吃喝喝,塞红包拿回扣那一套,说实话,李定安真没什么兴趣。</P>

研保所的钱全是保力出,就连部里也只能是过问一下,都基本上没什么定夺权,他就更没有话语权了。去了真就是参与一下刷一刷存在感,跑去做什么?</P>

但到时验收时质量要是不合格,仪器要是不合用,那只能对不起……</P>

“就这些吧?”</P>

“基本就这些……哦对了……你……你这段时间忙不忙?我……我……”</P>

她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,还有些吞吞吐吐,但李定安满脑子都是事情,情商纯粹不在线,压根就没听到陈静姝后面的那两个“我”字。</P>

他顺嘴就回:“忙!”</P>

不是……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?</P>

正抱怨着,又传来李定安心不在焉的声音:“事情确实有点多多……有事再联系……”</P>

再然后,电话里就传来“嘟嘟”的盲音。</P>

陈静姝愣了一下,看了看通话已中断的屏幕,气得想把手机砸了。</P>

李定安,你又来了?</P>

这一周,她算是领教的够够的:动不动就走神,你问他在想啥:当然是项目。</P>

要不话刚说一半,站起来就走人。要是追出去,十次有十次都能跟着他到实验室……好像除了项目,除了研究,李定安的脑子里再没有其它的任何东西。</P>

而且不只是对她这样,是任何人:前一秒还和何安邦、吕本之商量着事情,或是给馆员们开着会,后一秒,他站起来就走,边走还边嘀咕,就跟梦游似的。</P>

再一问,竟然又跑试验室去了。至于研究的是什么,压根就没人能看得懂……所以陈静姝想生气都生不起来。</P>

至于平时,别说谈私事,联络联络感情,他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十次有八次得舒静好给他端到办公室或实验室。</P>

陈静姝甚至有点后悔:没研保所这个项目,李定安能成这样?早知道就不应该想着给他安排什么身份……</P>

李定安确实有点走神,也知道陈静姝说完了正事,所以顺手就挂了电话。</P>

主要是他突然意识到:草案既然批了,如果再不去管什么选址、奠基,以及什么采购、装修,自己好像至少有几个月到半年的空闲期。</P>

期间至多再交几份报告,比如该怎么设计实验区和工作区,各需要几间,每间实验室用什么样的仪器,还需要什么其它的设备,各需要几台,以及规格、品牌。</P>

然后时不时的去一下学校露个脸,再盯盯蒙古瓷的进度。剩下的时间,完全可以用来搞一搞自己的事情。</P>

比如到哪里搞点钱?</P>

不对,不是一点……而是,到哪里能搞到好多好多的钱。</P>

再到哪里再挖点人。</P>

研究人员先不说,至少得挖一两个懂行的负责人,要求也不高:懂研究、会管理,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要太差就行。</P>

到时候老爸总管全局,捎带着跑一下场地和手续,挖来的这一位或两位负责组织人手,构建框架……研究中心的台子就算是搭起来了……</P>

一路上,李定安满脑子都是这些念头。</P>

……</P>

“看,李定安!”</P>

“哪呢?”</P>

“红湖边上,走过来了……”</P>

“谁……干嘛的?”</P>

“你火星来的……他上上周去了辽省……那么大的新闻,你就没看到?”</P>

“论文都写不完,谁还关心这个?”</P>

“那汉代墓葬总知道吧……就是因为他,我们汉唐系才开的新课题……”</P>

“想起来了:是不是就上个月宋元系实操课,吴教授弄来一大堆民国时期戏班子的东西让学生整理,结果发现里有东汉诸候的墓碑,以及抠掉了金钱的错金面甲的那位?”</P>

“对,就是他……”</P>

“我去!”</P>

这位一声低呼,又转起了眼珠,“我记得发现太监墓碑那次,咱系里的葛副教授也在场?”</P>

不但在场,老葛那次还是监考老师,当时他不信邪,非要和这位较一下真,结果差点下不来台。</P>

“对……但你提这个干嘛?”</P>

“感觉他比老葛都要厉害……你说我要求他帮我弄一下论文,他会不会帮忙?</P>

“你别搞笑……知不知道他一分钟多少万上下?指点你论文的时间,他几回漏都捡回来了……”</P>

“真要有那么多漏,那他还打什么假?”</P>

也就是嘀咕一下,真要找李定安请教,汉唐系的教授估计得组团干他:没这么丢人的学生……</P>

几个研究生议论纷纷,李定安也埋着头走进了文博楼的大门。孙怀玉抱着书,若无其事的跟在后面。</P>

临进门前,她又不经意的往后瞅了一眼,恰好,老王的帕萨特也开进了车场。</P>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